Marshall Lee
Head of Climate & Sustainability, Marsh McLennan Asia
-
Singapore
達信最新的政治風險報告指出,由於地緣政治動盪情形尚未趨緩,且各國將經濟安全納入優先考量而犧牲貿易聯盟,因而加速全球貿易的破碎化。這項變化導致市場趨於內向、自給自足,與既有貿易網路的連結減少。美國與歐盟近期的關稅公告也將顯著改變亞洲公司對自身成長前景及製造與營運策略的看法。
全球供應鏈的脆弱在疫情期間展露無遺,隨後因戰爭與氣候變遷而加劇,使供應鏈中斷對各企業愈發重要,成為關鍵戰略要務。
重塑與提升供應鏈韌性是一項複雜、耗時且昂貴的行為,原因是:
亞洲企業可以與值得信賴的風險顧問合作,制定全面的策略來減緩供應鏈風險,您可以這麼做:
一旦完成風險評估和優先順序排序,營運韌性措施便可延伸至重要供應商,包括直接和間接供應。各公司應該:
這些舉措儘管有其成本,一種更有成本效益的方法便是從少數關鍵供應商開始建立韌性,以期在初期達成最佳的投資報酬率(ROI)。
於符合當地法令規定之情形下,保險與融資解決方案也可以用於轉移部分的供應鏈風險。例如連帶營業中斷(Contingent Business Interruption, CBI)保險與參數型解決方案兩者皆是潛在的解決方案。需要進行詳細的供應鏈分析(其需要穩健的供應鏈資料),了解若干風險轉移產品的(風險)承受度。
隨著亞洲成為全球製造與貿易網絡的重要成員,跨國品牌對於ESG與 氣候調適等議題的審視愈發增加。於此同時,以亞洲為據點的製造商也面臨來自其客戶的類似審視,這些客戶在尋求供應鏈多元化的同時,也希望實現其永續發展的目標。
在這樣的背景下,亞洲公司必須提升其供應鏈風險管理能力,以防範潛在的中斷與損失。面對挑戰,亞洲公司可以把握這項獨一無二的機會,利用更透明、更具韌性且更為永續的供應鏈來取得競爭優勢,並推動持續成長。
Head of Climate & Sustainability, Marsh McLennan Asia
Singap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