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亞洲風險網絡解析

2024年全球風險趨勢將如何影響亞洲企業的成長與海外拓展?達信亞洲提供最新專家見解。

經濟風險成為亞洲的焦點問題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2024年度全球風險報告,亞洲高階主管最關注的問題是經濟風險:該地區的11個市場中有7個將經濟衰退視為首要風險,而人才短缺和通貨膨脹風險緊接其後。

儘管亞洲高階主管關注的前五大風險中,經濟風險佔比超過60%,但在全球範圍內,錯誤訊息和假訊息風險居首,其次是極端天氣事件、社會兩極化,網路不安全問題和國家間武裝衝突。

  • 尤其是菲律賓、印尼和日本將極端天氣事件列為他們關注的前五名風險之一。在這些地區,由於氣候變遷,颱風、洪水和乾旱的發生頻率和嚴重程度增加,導致這些地區直接損失和供應鏈中斷風險不斷上升。
  • 只有日本、臺灣、中國香港,新加坡和韓國將地緣政治風險列為前五大風險之一,但近期的事件說明,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可能影響企業的供應鏈和人才流動,同時加劇全球貿易監管風險和資安風險。
  • 在社會風險方面,儘管亞洲市場普遍擔心即將到來的經濟衰退,但只有韓國將財富和收入不平等列為前五名風險之一。

企業在關注各種優先事項的同時,也應了解風險在全球範圍中的連鎖反應,就像極端天氣事件一樣,可能隨著地緣經濟和社會風險的上升而進一步加劇。

這對亞洲企業尤其是跨國企業意味著什麼?這些企業應如何有效應對並確定所採取行動的優先順序?

selected option

紅海衝突的連鎖反應:全球航運和零售供應鏈中斷

連接紅海和地中海的蘇伊士運河佔世界貿易的10-15%及全球貨櫃運輸量的30%。 最近由於紅海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引起的供應鏈延誤,加上極端天氣導致巴拿馬運河長時間無法通行。

由於被迫改道和延誤,單程7至14天的兵險除外區域的保險其費率又上漲了。而貨物運輸保險的兵險與先前不收取額外費用相比,保險市場開始對通行紅海增收保費。

同時,企業也面臨燃料價格上漲、航運費率增加以及在安全風險較高的水域需要安全護航等帶來成本增加等問題。 零件的供應受限也對能源市場、食品和農業、金屬和製造等行業產生了巨大影響,特別是那些從生產到上市週期較短的行業更是如此。

如何解決貨物運輸延誤及短期價格上漲問題

Marsh Asia建議企業與貨運代理商重啟合約的談判,以獲得對貨物運輸、路線、次承包商運用和責任範圍有更多控制權。

從風險轉移的角度來看,企業也應檢視其貨物運輸保險保單,並考慮擴大承保增加改道和完成航行相關費用的承保範圍,即使是在僅發生延誤並沒有造成實質損失的情況下也是一樣。

直接受到攻擊的企業,可以放心交給Marsh Asia理賠諮詢專家,來保障自己的利益。

了解亞洲新興風險格局

歡迎聯絡達信團隊,以了解更多關於風險管理和保險決策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