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亞洲汽車產業趨勢:保險公司如何維持關聯性及取得先機

達信亞洲汽車產業專家分享了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的趨勢,提供保險公司帶來的挑戰以及應採取的行動的相關見解。

隨著電動車 (EV) 普及率的提升和監管環境的不穩定,保險公司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儘管2023 年電動車(EV) 銷量放緩,但其銷量仍呈上升趨勢,從2024 年到2028 年,亞洲的年均增長率為22%,佔未來五年全球電動車銷量1.15 億輛的63 %。1 隨著電動車普及率的不斷升高,電動車保險市場預計也將從 2022 年的 641.8 億美元成長到 20292 年的 6,876.2 億美元。2

此外,該產業也面臨複雜的監管挑戰,包括不同的消費者保護法、環境法規、各國不同的安全標準,以及美國降低通膨法案和歐盟淨零工業法案等立法對市場進入和供應鏈的影響。

該法案於 2022 年 8 月通過,其中包含鼓勵在美國國內生產和購買電動車 (EV) 及其零件的條款。這項立法對於亞洲的電動車製造商,尤其是中國的電動車製造商產生影響。其中一項是限制使用「受關注外國實體」電池的電動車,這影響了以鋰離子電池為主要生產國的中國。根據該法案,稅收補貼旨在支持國內電動車製造商。 為了獲得全額減免的資格,車輛需要使用無疑慮的外國實體的電池進行組裝。這項要求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電動車製造商形成了挑戰,因為它們可能在稅收補貼的優惠上面臨限制,並處於競爭劣勢。

此外,該法案強調了美國國內製造業供應鏈的重要性,並減少對遠東地區供應鏈的依賴。 它的目標是投資國內生產並在北美創造就業機會。這種加強當地採購政策可能會增加美國電動車生產的供應鏈的投資和成長,間接影響亞洲的電動車製造商。

歐盟(EU) 提出了《淨零工業法案》,以維護歐盟境內的企業和綠色投資,並在2050 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該立法架構如果實施,將要求製造商加速低排放車輛的開發和生產。這可能會導致對電動車技術的投資增加、充電基礎設施的擴張以及更嚴格的排放標準。 此外,該法案可能會激勵再生能源、電池技術以及對電動車產業至關重要的其他領域的研究和開發。

保險公司該關注什麼?

隨著產業的發展,新的風險會出現,現有的風險也會加劇。為了確保汽車產業的保險產品的相關性,並且能夠適應電動車快速變化的技術和監管環境,保險公司應專注於以下關鍵風險:

1. 地緣政治緊張導致供應鏈中斷

隨著汽車公司越來越依賴全球貿易,它們面臨更大的供應鏈中斷風險。政治動盪、貿易戰和貿易政策的突然變化可能嚴重影響汽車重要零件和材料的進出口。例如,美國可能對中國聯網汽車實施禁令,紅海襲擊船隻,擾亂全球主要航線,這些破壞可能會導致成本上升、交貨延遲並影響市場供應。

2. 監管和人員風險帶來的全球擴張阻礙

除了美國的降低通膨法案和歐盟的淨零工業法案外,汽車製造商在處理國際貿易協定和關稅時還可能面臨成本結構和盈利能力的額外阻礙。此外,企業拓展必須考慮當地勞動力市場風險,例如人才可用性、成本以及遵守當地勞動法等,這些風險可能會演變為保護當地勞工利益或強制要求某些工資和福利,從而影響營運策略和成本。

3. 新汽車科技的產品召回與責任風險加劇

產品召回事件可能會提升新車技術和零件的採用,但產品責任也是一個問題。 例如,電動車的鋰離子電池需要獨特的安全預防措施,以防止無法控制的熱能累積。 與電池相關的事件,例如 2022 年3因電動汽車電池引發船舶火災而導致汽車運輸船隻沉沒,是保險公司在承保責任險時考量的重要因素。

4. 互聯技術帶來的新興和不斷演變的資安威脅

互聯系統和業務與客戶在互動中對數位平台的依賴,意味著包括電動車充電點營運商在內的汽車企業將成為網路攻擊、資料外洩和勒索軟體的主要目標。由於目前網路遠端攻擊的數量超過了實體威脅4,保險公司必須跟上腳步,提供評估網路風險暴露的工具,調整其資安保險覆蓋範圍,並準確量化潛在損失,此外還需要考慮到「智慧車」可能較容易受到惡意收購車輛功能和控制的影響,進而帶來嚴重的安全和責任風險。

這對保險公司意味著什麼? 獲得優勢的 4 種方法

為了在這個日益複雜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力和獲利能力,保險公司需要深入了解汽車產業趨勢,以及產業的快速變動和專業知識,以符合傳統核保模式。保險公司可以採取以下四種方式來抓住機會:

1. 適應法規:保險公司必須預見並應對電動車產業的監管變化,使其條款符合新的標準和要求,涵蓋範圍包括安全和環境法規的合規性。保險公司亦可主動確保亞洲不斷擴張的汽車產業,符合市場擴張/運營所需的合規性、透明度和可靠度。

2. 量身訂製的保險產品:針對電動車產業,獨特風險保險產品可以讓保險公司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範圍涵蓋製造商、供應商和充電基礎設施提供者等。與風險顧問、保險經紀人和產業利害關係人的密切合作,對於設計出具有最佳損率的穩健風險轉移解決方案至關重要。

3. 附加價值服務:保險公司可以提供風險管理服務,幫助電動車製造商和利害關係人降低風險,包括風險評估、安全指導、有關如何實現供應鏈多元化(特別是電動汽車電池的上游原材料供應)等建議以及加強風險管理實踐的資源。保險公司還可以鼓勵採用安全技術,以減少事故和損失。

4. 數據分析和遠端資訊處理:保險公司可以利用數據分析和遠端資訊處理來評估風險,並為電動車車主提供個人化的保險範圍。電動車中的遠端資訊處理設備收集有關駕駛行為、電池性能和車輛使用情況等數據。保險公司可以透過這些數據來優化保單內容、促進安全駕駛並提供量身打造的承保選項。收集的數據和分析的見解還可以為新保險產品的開發提供資訊。

為什麼保險公司應該立即採取行動?

儘管汽車業的技術轉型加速,但由於不斷變化的監管和產能挑戰,保險公司可能傾向於採取觀望態度。然而,從傳統覆蓋模型轉型的好處是多面向的。快速因應的保險公司擁有「先驅者」的競爭優勢,可以取得有價值的數據來創建相關的產品和解決方案。隨著汽車企業開始看到這些解決方案對提升其品牌和收入的影響,保險公司也有機會客製化更多種類的嵌入式保險解決方案。

保險公司也應與製造商、科技公司和監管機構積極合作,為汽車產業的未來創造新的保險模式。這可以使他們及時了解技術進步和監管變化。

達信亞洲如何為保險公司賦能

憑藉深入的汽車行業專業知識以及對新興汽車趨勢、技術和法規的了解,達信亞洲透過與企業合作,改進風險管理實踐、收集和建模數據,幫助保險公司擴大其提供的能力並設計永續和有競爭力的保險計劃,對於承保和提高汽車行業的透明度至關重要。

我們致力於與保險公司分享我們的知識,幫助他們有效應對風險。透過促進保險公司和原始設備製造商之間的合作,我們確保保險解決方案與最新車輛創新的無縫整合。 此外,達信亞洲在數據驅動的保險模式方面處於領先地位,利用即時汽車數據個性化承保範圍(例如基於使用情況的保險,或 UBI),以進行準確的風險評估並促進安全駕駛實踐。

了解更多強化產業韌性的協作解決方案,請立即與我們聯繫!